拟邀嘉宾单位技术指导:国家能源委员会能源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国家风力发电工程研究中心
全国高技术产业化组织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风能专业委员会 中国风能协会
中国电力行业协会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世界能源委员会 世界可再生能源委员会
意大利新能源委员会
主办单位: 全国创新委新能源专业委员会
全国新能源委风能专业委员会
中国能源环境科技协会
北京金建联风能技术研究院
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中心
支持媒体:轴承网www.sobearing.com
承办单位:上海能博会展有限公司
电 话:86-21-24207825
传 真:86-21-51561778
www.china-winde.com
E-mail:shnbhz@sina.com
联系人:赵亿18721253845
【前 言】
目前,中国市场最热的可再生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等产业。风能资源则更具有可再生、永不枯竭、无污染等特点,综合社会效益高。而且,风电技术开发最成熟、成本最低廉。根据“十二五”国家风电发展规划,2010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2020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而2006年底,全国已建成和在建的约91个风电场,装机总容量仅260万千瓦。可见,风机市场前景诱人,发展空间广阔。
国家发改委会、科技部、财政部等8部门联合出台了《“十二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依据十项节能重点工程的标准以及政府支持环保节能产业的政策导向,未来工业设备节能更新改造、建筑节能、节油及石油替代以及可再生能源这几大节能领域将获得快速发展。中国政府对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视和支持,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今年十月十日,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快风能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风能发电。国家能源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提出:从2011年至2020年,我国新兴能源产业将累计增加投资5万亿元。
5万亿元的增加投资将有力推动我国新兴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巨大的新兴能源产业市场,将不仅给国内相关企业带来了难得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给国外相关企业带来了投资中国、进入中国市场的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本届展会由全国创新委新能源专业委员会、全国新能源委风能专业委员会、中国能源环境科技协会、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中心等强强联合主办,在全球知名展览馆---上海世博会主题馆举办。主办单位将努力为参展企业构建“展示成果、推广技术、洽谈贸易、加强交流、促进合作” 的平台。我们相信,在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2011上海国际风能博览会暨风参产业论坛一定能办成一届成功、精彩、令人难忘的国际行业盛会。
【亚洲顶级展览馆--上海世博会主题馆】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是一座设施先进、节能环保、功能齐全的现代化会展场地,也是一座现代化兆瓦级太阳能屋顶展览馆。主题馆屋顶面积为6万平方米,其中铺设太阳能板面积达3万平方米,总发电量达2.5兆瓦。上海世博主题馆地处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核心区域,位居世博轴西侧,紧临中国馆、世博中心和演艺中心,拥有10万平米现代化展览场地面积。其中主题馆一号馆,层高14米,面积25000平方米,为亚洲最大的展馆双向跨度无柱空间。
上海世博主题馆交通极为便捷。地铁 6号线、7号线、8号线和13号线均可到达展馆,主题馆周边连接南浦大桥、卢浦大桥、打浦路隧道等过江要道和浦东上南路、耀华路主干线,坐拥数十条公交线路,是目前国内最佳的展览场所。
【主办单位简介】
全国创新委新能源专业委员会和全国新能源委风能专业委员会是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国家九部委联合组建的“全国高技术产业化协作组织新能委”中负责协调、指导、推动、实施新能源领域高技术产业化工作的委员会。是联系政府主管单位、科研院校、国内外协会组织等全国性行业组织。该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科委、国家能源局、全国高科技产业化创新委员会等一批现任领导和知名专家、学者组成。委员会在全国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在新能源光伏行业内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展览主题:大会永恒主题:“发展新能源,造福全人类”
主题展区:设立主题展区,综合演绎“低碳、节能、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主题。
大型论坛:1.风能产业发展论坛; 2. 风电场管理、运维与可持续发展。
3.海上风电技术发展前景;4国际中小型风电技术创新;
5全球风电市场发展现状前景;
【大会专业论坛】
1.大型风电发展与智能电网;2. 中国风电并网运行分析;3.风力发电机风轮现存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4. 小风机和储能技术协同效用 ;5.中国中小型风力发电产业发展;6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和政策走向;7. 中国风电并网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8. 风能并网技术交流;9分布式发电技术论坛
【会议期间评奖】
 
国家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国家风力发电工程研究中心
全国高技术产业化组织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风能专业委员会 中国风能协会
中国电力行业协会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世界能源委员会 世界可再生能源委员会
意大利新能源委员会
主办单位: 全国创新委新能源专业委员会
全国新能源委风能专业委员会
中国能源环境科技协会
北京金建联风能技术研究院
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中心
支持媒体:轴承网www.sobearing.com
承办单位:上海能博会展有限公司
电 话:86-21-24207825
传 真:86-21-51561778
www.china-winde.com
E-mail:shnbhz@sina.com
联系人:赵亿18721253845
【前 言】
目前,中国市场最热的可再生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等产业。风能资源则更具有可再生、永不枯竭、无污染等特点,综合社会效益高。而且,风电技术开发最成熟、成本最低廉。根据“十二五”国家风电发展规划,2010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2020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而2006年底,全国已建成和在建的约91个风电场,装机总容量仅260万千瓦。可见,风机市场前景诱人,发展空间广阔。
国家发改委会、科技部、财政部等8部门联合出台了《“十二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依据十项节能重点工程的标准以及政府支持环保节能产业的政策导向,未来工业设备节能更新改造、建筑节能、节油及石油替代以及可再生能源这几大节能领域将获得快速发展。中国政府对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视和支持,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今年十月十日,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快风能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风能发电。国家能源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提出:从2011年至2020年,我国新兴能源产业将累计增加投资5万亿元。
5万亿元的增加投资将有力推动我国新兴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巨大的新兴能源产业市场,将不仅给国内相关企业带来了难得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给国外相关企业带来了投资中国、进入中国市场的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本届展会由全国创新委新能源专业委员会、全国新能源委风能专业委员会、中国能源环境科技协会、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中心等强强联合主办,在全球知名展览馆---上海世博会主题馆举办。主办单位将努力为参展企业构建“展示成果、推广技术、洽谈贸易、加强交流、促进合作” 的平台。我们相信,在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2011上海国际风能博览会暨风参产业论坛一定能办成一届成功、精彩、令人难忘的国际行业盛会。
【亚洲顶级展览馆--上海世博会主题馆】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是一座设施先进、节能环保、功能齐全的现代化会展场地,也是一座现代化兆瓦级太阳能屋顶展览馆。主题馆屋顶面积为6万平方米,其中铺设太阳能板面积达3万平方米,总发电量达2.5兆瓦。上海世博主题馆地处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核心区域,位居世博轴西侧,紧临中国馆、世博中心和演艺中心,拥有10万平米现代化展览场地面积。其中主题馆一号馆,层高14米,面积25000平方米,为亚洲最大的展馆双向跨度无柱空间。
上海世博主题馆交通极为便捷。地铁 6号线、7号线、8号线和13号线均可到达展馆,主题馆周边连接南浦大桥、卢浦大桥、打浦路隧道等过江要道和浦东上南路、耀华路主干线,坐拥数十条公交线路,是目前国内最佳的展览场所。
【主办单位简介】
全国创新委新能源专业委员会和全国新能源委风能专业委员会是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国家九部委联合组建的“全国高技术产业化协作组织新能委”中负责协调、指导、推动、实施新能源领域高技术产业化工作的委员会。是联系政府主管单位、科研院校、国内外协会组织等全国性行业组织。该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科委、国家能源局、全国高科技产业化创新委员会等一批现任领导和知名专家、学者组成。委员会在全国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在新能源光伏行业内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展览主题:大会永恒主题:“发展新能源,造福全人类”
主题展区:设立主题展区,综合演绎“低碳、节能、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主题。
大型论坛:1.风能产业发展论坛; 2. 风电场管理、运维与可持续发展。
3.海上风电技术发展前景;4国际中小型风电技术创新;
5全球风电市场发展现状前景;
【大会专业论坛】
1.大型风电发展与智能电网;2. 中国风电并网运行分析;3.风力发电机风轮现存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4. 小风机和储能技术协同效用 ;5.中国中小型风力发电产业发展;6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和政策走向;7. 中国风电并网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8. 风能并网技术交流;9分布式发电技术论坛
【会议期间评奖】